npas
中文版 ENGLISH

  • 首頁
    • 公告
    • 研究成果
    • NPAS行事曆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學術諮詢委員會
  • 人員
    • 研究成員
    • 行政技術人員
  • 神經科學核心實驗室
    • 電生理服務
    • 影像服務
  • 學程
    • TIGP-INS
  • 活動訊息
    • 活動詳情
    • 媒體報導
  • 徵才資訊
  • 相關連結
001

實驗室地點:跨領域大樓地下二樓I-07

1. 以細胞外記錄海馬體腦薄片群體興奮性突觸後電位為主。利用刺激電極以及記錄電極的擺放,可以記錄神經迴路所傳導的訊息。海馬體屬舊大腦皮質,由於神經組織結構及組成上較為清晰簡易,所以被拿來做為研究神經傳導的材料。海馬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定與空間性的學習及記憶有關。目前計畫要開放服務的大腦區域是海馬體 CA1 的研究,以填充有 3M NaCl 之玻璃電極為記錄電極置放於 CA1 的 stratum radiatum 上,在記錄電極鄰近處則放置一支雙極不銹鋼刺激電極以刺激 Schaffer collateral branch。可以運用電流刺激以及變換各種不同的條件刺激,或是藥物測試,來誘發海馬體突觸傳導效能之長期增益與長期抑制的效應,再搭配藥理的運用,則能夠讓研究者更仔細的探討各種生理反應,或是各種藥物效用背後可能的機轉。

2. Patch clamp 技術是利用玻璃微電極與細胞膜形成緊密的接觸而來偵測通過細胞膜的離子,電生理提供了一種可以精細偵測單一細胞各種電特性的有力工具,再配合上分子生物技術及藥物,則能夠讓人更仔細的分析各種生理反應背後的機轉。鈣離子在許多生理現象中舉足輕重,包括擔任second messenger,肌肉收縮,離子通道的控制,細胞的生長及凋亡等等。因此,鈣離子濃度的測量在許多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資訊,目前最常見的測量方式包括鈣離子螢光影像,這是利用與鈣離子結合後會改變光學特性的螢光物質來偵測細胞內各個位置的鈣離子濃度。而本核心實驗室的目的,即在提供中央研究院內的神經科學家以及其他的生命科學研究人員,測量電生理及鈣離子訊號所需之設備與技術。

實驗室介紹

#
簡介

關於神經電生理核心實驗室...

#
服務項目與儀器

主要服務項目與各項儀器介紹...

#
施行細則

申請方法,使用規定,教學與收費之相關規定,請詳閱...

#
實驗室成員

來認識我們吧!


儀器行事曆


#
LN system 行事曆

#
Scientifica system 行事曆

#
Zeiss Axio Observer D1 行事曆

#
Zeiss AxioVert A1 system 行事曆

11529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神經科學研究計畫 電話: 886-2-27873281 - 傳真: 886-2-27873284 - Email: npas@gate.sinica.edu.tw

Copyright @ 2015 NPAS. All rights reserved.